辽宁分社正文

沈阳58家小剧场让城市处处有“戏”

沈阳日报 2024年04月16日 14:51

  多点覆盖“触手可及” 多样呈现好戏连台

  春暖花开,沈阳市民闲暇之余不妨去打卡那些家门口的小剧场,近距离感受沈阳的“文艺范儿”。而这些“触手可及”的小剧场,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呈现,让城市魅力更加丰富多彩,让城市生活更加活力四射。

  活化场地 塑造新的城市文化群落

  “近年来,火爆的小剧场演出已经成为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大众文化需求的文艺现象,在与大剧场演出形成互补的同时,也更好地丰富了城市里的文艺业态。”说起当下沈阳方兴未艾的小剧场演出,业内人士对沈阳小剧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当下的小剧场,不仅仅是空间变小,更重要的是通过小剧场所呈现的内容,激发出人们的文化追求,形成了城市里新的文化群落,对于培育城市艺术氛围,乃至为大剧场输送更多的艺术爱好者,都是十分有益的。”

  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沈阳小剧场在建设之初,就活化利用商业综合体、老旧厂房、历史建筑、旅游景区等区域特色资源,创新空间设计,打造沈城市民和游客的“诗与远方”,让小剧场成为和城市书房、博物馆“百馆”相得益彰的重要文化标识。和平区玖伍书城六合相声社利用书店空间;大东区时代剧场、铁西区1905文创园木木剧场利用历史建筑;大东区相声江湖、浑南区新时代文明中心小剧场利用商业综合体;和平区嘻哈包袱铺、浑南区关东影视城晋阳会馆音乐剧场利用景区景点;辽中区、康平县、法库县文化馆小剧场利用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小剧场……这些都是沈阳小剧场建设改造中特色鲜明的代表。这些“小而美”的小剧场,正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为城市增添了别样魅力。

  截至2023年,沈阳已建成58个小剧场,主要分布在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和大东区。今年截至目前,各区、县(市)文旅局已上报新建小剧场12个,预计年底前沈阳小剧场数量将达到70个。

  树立品牌 熔炼新的城市文化生活

  “盛京大剧院小剧场每年的演出超过400场,话剧、舞剧、音乐剧、交响乐、室内乐、儿童剧等都非常受欢迎。”盛京大剧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小的剧场空间,表演区和观赏区之间的严格界限模糊了,观演之间的心理关系接近了,观演之间相互感应的强度、细腻程度以及直接交流的影响力都成倍增加,这使得演出能够在高度共情的双向交流气氛中进行,让人们能够无拘无束地欣赏和表达。”

  近年来,沈阳小剧场与国有艺术院团、民间文艺团体、艺术院校、专业艺术演出机构等积极合作,演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剧目。大东区时代剧场举办“大东有样儿”艺术节,推出杂技剧《熊猫——寻梦之旅》、综艺演出《相声小品专场》、段落戏剧《撸串啤酒砸地摊》《绽放吧·艺术团》、大型雷锋组歌——《永不陨落的星》等,以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演出形式,让观众真切感受文化艺术魅力。铁西1905文创园木木剧场积极引入精品项目,推出开心麻花主题沉浸式喜剧——《偷心晚宴》、冬季恋歌浪漫烛光之夜音乐会、《风继续吹》音乐会等一系列优质演出,日前,备受瞩目的1905当代国际戏剧节在此拉开帷幕。

  在辽宁大剧院,每年的小剧场演出也超过百场,不同的剧目带来的不同风格的演出,也会让沈阳的小剧场演出时常有爆款出现,也让沈阳的小剧场演出百花齐放。辽宁大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剧场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互动体验、新颖的形式、多样的题材、优质的演出,逐渐成为都市人们的‘新宠’。”

  优化资源 倡导新的城市消费理念

  当下,以沉浸式体验、场景式消费为突出特点的小剧场等新型演艺空间建设明显提速,以一个演出空间带动一个片区的消费,成为沈阳演出新业态和文化消费新场景。

  记者了解到,沈河区充分利用旅游景区资源,在东三省总督府内改造演出厅承接开心麻花等小型话剧团体演出,通过景区资源改建小剧场提升了演出特色的同时,也盘活了景区资源。铁西区盛京大天地、皇姑区沈阳天地商业综合体内白话宋唐剧场、乐趣艺术绘本小剧场,特色儿童剧场的建设丰富了儿童观众群体的艺术消费内容。大东区大悦城引进原料库Livehouse项目,进一步提升沈阳小型室内演唱会市场竞争力。

  同时,沈阳小剧场依托周边,深化与商业、旅游等业态融合,推出沉浸式演出、文旅融合演出活动,经济效益日益呈现,成为拉动文旅消费新引擎。沈河区幡灵迷境剧场推出原创大型沉浸式戏剧,凭借豆瓣高评分,已吸引3万余人次观众。和平区中童会亲子剧场推出的《冰雪奇缘》系列互动童话剧,引导小观众透过精彩的故事、生动的表演、精妙的语言爱上艺术。沈河区初相遇剧场以小型话剧为特色,主打喜剧《花花世界》,全国巡演超过300余场。和平区嘻哈包袱铺、玖伍书城六合相声社,大东区相声江湖,沈河区鼎泰茶社、会友曲艺社以相声为主,兼演评书、快板、鼓曲、古彩戏法等传统曲艺,备受年轻观众追捧,吸引大批观众“打卡”。

  “小剧场+”模式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在丰富沈城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更让外地游客体验到了沈阳多元文化的魅力,城市引流作用凸显。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盖云飞